当前位置:首页>校友风采[返回]

辽 师 缘——葫芦岛第一高级中学王忠强校长专访

作者:校友总会 发布时间:2012-02-19 10:14:34

 辽  师   

               ——葫芦岛第一高级中学王忠强校长专访

       采访葫芦岛第一高级中学王忠强校长,是计划了好久的事情。五一长假,我便来到了葫芦岛。王校长很和蔼,几句轻松的寒暄,马上就把我旅途的劳顿扫到一旁;王校长十分平易近人,采访过程顺利得仿若是老朋友之间的随意闲聊。

        十八岁,他意外来到辽师

        王校长是78年的应届高考生,当时最想做外科医生的他在志愿的最后一栏写上了辽宁师范学院生物系。没想到当年师范院校提前录取,就这样,十八岁的他“意外”地来到了辽师,与辽师结下了一份美丽的情缘。

        刚入大学,王校长有点儿惊讶:由于社会刚刚恢复高考,大学生们来自社会的各个层次、各个领域。他们中最大的三十五岁,最小的十八岁,有商人也有农民,有应届毕业生也有下乡青年。很快,他便在这些同学身上发现了各自的“闪光点”,也由最初的“不适应”变成了“融入集体”。在年龄差距很大的同学们身上,年轻的他学到了很多专业知识之外的东西:他们的执着,不同的经历、对社会的认知、对问题的独到见解都深深地响了他。由于年级中他年龄最小,他经常得到其他同学的照顾,慢慢地,他也学会了照顾别人……回忆起当年的同窗,王校长说:“直到现在,我还把他们看作自己的老师。”

        在辽师生物系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最令人难忘的便是每届都有的野外实习。当年的野外实习,是在鞍山的千山,他们的课题是“千山开发的生态调查”。在对植物种类进行研究的时候,同学们深刻体会到生物这门自然科学的内涵很深、领域很广,是对人对社会的发展最有意义的学科。而这个时候的他,已经深深喜欢上生物这门学科了。

        大学生活转瞬即逝,从高中时期懵懂少年逐渐地到了思想、价值观、政治觉悟上的成熟,形成了自己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慢慢的,当初那个一身书卷气的年轻小伙子在辽师蜕变成了一个有着自己独特的思想的成熟青年。

        在辽师,他确定了自己的职业方向

      “刚来到辽师的时候,我连师范是做什么的都不知道。”王校长笑着说,“后来,也是在辽师,特别是辽师的生物系,我确定了老师这个职业。”

        对教师这个行业,从“不喜欢”到“感兴趣”再到最终走上讲台,他付出了很多。到现在,王校长还清楚地记得自己第一次上讲台,是大四在辽师附中教育实习的时候,讲的是植物分类一课。“虽然准备很充分,也有过几次试讲,但怀里真像揣了只兔子,十分紧张。”然而,令他感到高兴的是,生平第一次上讲台的他讲得十分的流畅,并成功地把语言、文字和挂图结合在了一起,自然地穿连着每一个知识点,让学生直观地认识植物……实习过程中,他真真正正地以一名教师的身份融入了学生当中。由原来坐在板凳上听,变成了现在站在讲台传授,第一次认认真真地思考什么是一名教师的责任,“你能让学生学到什么,在你身上他们能获得什么,或者你能为学生做些什么,这便是教师的责任。”一名好教师,一定的知识储备是必要的,然而,要想更直观、更具体地把知识展现给学生,除了知识,还需要有驾驭学生的能力,更要把教学化为一种艺术来做……

        难忘的教育实习结束了,通过这次实习,王校长逐渐了解了到了责任与贡献的真正内涵,意识到自己应该通过老师这个途径,育人、教书,为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联想到自己以前和现在的好老师们,王校长忽然发现教师这个职业是多么的神圣,就这样,在辽师文化的熏陶下,在辽师老师的影响下,王校长最终成为了一名教师。

        不能忘记的大学老师

        说到对自己影响最深的老师,王校长毫不犹疑地说出了肖淑兰老师的名字。肖老师是当年的辅导员,在做人上给了他很多教导,也正是肖老师让他看到了教师行业的神圣。可以说,在事业的选择上肖老师给了他很深的影响。华东师大毕业的沈美祥老师是任课及教育实习时的指导教师,听过沈老师的课之后王校长深刻意识到自己大学知识远远不够,要想做一个好的老师,就要不断地学习。沈老师在做教师的态度上深深地感动了他,也时刻激励着他做一名认真负责的教育工作者。其他像当年辽师的王树渤老师、侯佳奎老师等都在很多领域给了他极大的影响。

        “正是从这些老师身上,我看到了教师这个职业的神圣和价值。也正是受这些老师的影响,我走到了教育领域,有了今天的成就。”

        王校长和他的学生们

        大学毕业之后,王校长便来到高中做了生物教师。随后是团委书记兼生物教师,一边参与学生管理,一边继续教书。

        王校长与他第一届学生的年龄差只有两三岁,所以特别注重情感的沟通。第一堂课上,便提议“二十年之后,我们还坐在这个教室里,看看到时候我们中谁对社会的贡献最大。”二十年过去了,当年的师生真的聚到了一起,这时候的学生们,早都成了家,有的还把小孩子带了去。师生相聚,想起当年的点点滴滴,感触颇深。

        王校长的课堂总是十分有感染力的。他擅长把自己与学生融合到一起,自己也是学生,学生也是老师。鼓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教是为了不教”,王校长提倡自主学习,教授学生学习方法。“十个人我只给八个苹果,谁抢到谁吃。”这样的教学方法,把“填鸭式”学习变成了自主学习,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对王校长来说,自己的学生收到录取通知书时,是他最开心、最欣慰的时刻。教师最大的成就感是自己的学生比自己做得好,学生的录取通知来了,在某种程度上就证明了学生的优秀,更肯定了老师的辛勤耕耘。“如果学生做的没有自己好,说明我自己没有水平。”王校长谦虚地说。

        做校长,他真有一套

        94年他是锦化高中校长,当时只面向企业员工子女招生的锦化高中的高考成绩可以与面向整个锦西县招生的一高中抗衡。文理状元两家争,清华北大更是每年都有。“把企业职工最关心的子女教育问题解决了,企业才能真正留住知识人才,员工才能上下一心团结工作。”

        之后,王校长经过几次调转来到葫芦岛市第一高级中学任校长,08年辉煌的高考成绩,使一高的成绩又迈上了一个台阶。

        一高中的特色便是多元性教育,培养社会需要的综合型人才。王校长提倡素质教育,“教育是有规律的,大的方向不会变,其他方面要多元培养。因此我们充分给予每个老师和学生个性发展的空间,学生有什么发展需求,就一定做好。”在王校长的带领下,葫芦岛市第一高级中学对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十分重视,曾举办“模拟联合国”活动:由学生模拟联合国各个组织,模拟联合国会议流程,全程用英语对现今国际关系及问题进行讨论交流。此外,还有专为学生建的乒乓球馆、正计划成立的书画社……

        与别人不同的是,王校长的教学教育过程中融入了自己的人生感悟,喜欢用自己的亲身阅历来指导学生的发展。另外,他还十分注重学生情感的培养,也特别重视各届学生留恋母校的情结。从06年起,王校长就建起了“毕业林”,每届学生在离开母校前都会到那儿植树,有时是一棵,有时是几棵,每年不同。但至少是有这么一棵树,代表着这一届学生曾经在这儿奋斗过,这树,便是永远不褪色的痕迹……最近,王校长正拟定举办“学生教师作品展”,选择学生及教师的优秀作品,做成一面展板,由学校永久珍藏……                                                                                                                                                                                                                                              

        被问到做老师和做校长的区别时,王校长回答:“老师是一个点,校长是一个面,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有一个好的教师队伍至关重要,只有教师队伍过硬,才能教好学生。”王校长对教师的要求很高,要求教师在上课过程中要完全融入到课堂,达到学生、教师、教案、黑板“四位一体”的效果,把教学展示为一种艺术。此外,在新教师任用上,王校长也要层层把关:每个想留在一高中任教的大学毕业生,都要在一高中完成为时两个月的实习。实习过程中,王校长亲自给这些大学生配“师父”,手把手地指导。实习生要完成一定课时量,并经过学校七个专家评估合格才有可能留下任教。“学生的教学是有‘遗传性’的,这届教不好,下届就不买你的帐。因此我要求每个教师都达到高水平。”有着这样的高水平师资力量,一高中的成绩自然会很好。在今年的清华大学自主招生考试中,一高中有十人获得加分资格,其中包括全省第二及第八名的优秀学生,获得加分的同学平均成绩全省第一。          

        他心中的辽师情

        王校长对辽师始终是怀着深刻的感情的:“如果说自己现在有什么成就、有成绩,我首先要感谢的就是辽师。”是的,辽师,可以算是王校长人生中的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在这里,他从一个积极求学的小伙子变成了一个成熟稳健的青年,完成了思想的成长,更确立了人生的目标。

        关于母校,王校长第一个想起来的地方便是生物系楼,特别是东侧的那一排实验室。 “当时印象最深的就是动物解剖实验了。” 王校长认为实验课可以很好的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在动手的过程中,大多能提出自己的问题,会对知识有更深刻的理解。

        当谈到母校六十年校庆时,王校长发自内心地说出了对母校的祝福:“希望我的母校越来越好,从办学理念、人才培养、科研水平上都能越来越好!”

(本刊记者: 黄光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