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难忘师恩[返回]

天堂里去了位志愿者——我校退休教师、“中国好人”张贞慧与世长辞

作者:校友总会 发布时间:2015-03-01 09:49:32

天堂里去了位志愿者

——我校退休教师、中国好人张贞慧与世长辞

        我校数学学院退休教师张贞慧老人因病医治无效,于2015年1月7日上午10时去世,享年95岁。张贞慧老人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始捐款以来,几十年来从未间断过,累计捐款20余万元。2003年2月,84岁高龄的她加入慈善义工组织,坚持参加义工活动,护绿环保、清理海滩、扶贫帮困、义务向导,一直做到92岁。

        张贞慧老人的倾情付出和先进事迹,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肯定和广泛关注,先后被授予中国好人、辽宁省道德模范、辽宁省高校优秀共产党员、大连市雷锋奖章、大连市十大公益女杰、大连市慈善家、大连市慈善总会首个“义务工作终身成就金星奖”等多项光荣称号。

        2001年,张贞慧老人签署了《遗体捐献志愿书》。遵照老人的生前愿望,1月9日上午8点,张贞慧老人遗体告别暨捐献仪式在市殡仪馆1号告别厅举行。

 

            一生慈善的张妈妈,临终时啥也没给自己留下


     

▲张妈妈那招牌式的童颜之笑成为我们挥之不去的记忆

        在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重症监护病房,一直陪伴在姑妈身边的侄子张海涛亲眼看着老人离去。“就在她离世前的10分钟,慈善总会和义工分会的会长们还来看望了她,尽管已经处于昏迷状态,但看起来她是那么的安详、宁静。”张海涛说。

        医生们说,通常肺功能衰竭的患者临终前是非常痛苦的,那种要跟死神争最后一口气的挣扎,正常人是很难想象。但是“张妈妈”不一样,她很幸运,没有被痛苦折磨。

        “不,姑妈不是圣人,她也痛苦,也有挣扎。但她一直在用强烈的意志跟病痛斗争,只不过她始终忍着,她不愿意给医生们添麻烦,不愿意给义工们添麻烦,甚至也不愿意给我添麻烦……”身为张妈妈身边的唯一亲人,张海涛告诉记者,老人家生病的半个月来,他曾看到过老人家在没人的时候双手拽着床栏杆,用力蹬着腿,一个人发泄着病魔带来的痛苦。

        在张贞慧老人的家里,除了一张张慈善奖状、一份份捐款回执,老人家什么也没有留下。“她每月3000多元的退休金,除了自己的吃穿用度,几乎全都捐了出去,甚至连自己她也给捐出去了。”张海涛告诉记者,“2001年,姑父去世后,姑妈就到市红十字会办理了遗体捐赠手续,签署了《遗体捐献志愿书》。”   

        按照张妈妈的遗愿,1月9日上午8在大连市殡仪馆举行她的遗体捐赠仪式。“姑妈生前多次谈及自己百年后务必丧事从简,她最不喜欢摆花圈,买骨灰盒,也不喜欢设灵堂,放哀乐。”张海涛说,所以遗体捐赠仪式将会非常简短,现场会播放老人家生前最喜欢听的民乐——《春诗》(二胡演奏)。    

        老人家不立墓碑,她的名字将和她的老伴儿,以及无数为医学教育和科研事业无偿捐赠遗体的人们一起,镌刻在大黑石将军山公园的遗体捐献者纪念碑上。    

        让张海涛终生难忘的是,2012年老人家突发脑梗住进ICU抢救,当时93岁的她最后是自己走出ICU病房的,而且没有留下任何后遗症。为此,老人家曾亲手写下一段话:“从我的经历和经验证明,做好人是有好处的,好人有好报。”

       

        一辈子做好事,做一辈子好人,张妈妈任何时候都不服老


  

▲张妈妈经常要活干,为了让老人高兴,工作人员只好把少量未清点的零钱给她


  

▲不管什么时候,张妈妈总是满脸笑容,这让接触过她的人总是无法忘怀

        张妈妈的突然离去,让市慈善总会义工分会晚辈情项目组的义工们无法接受。他们团抱在一起,痛哭流涕。

        失去母亲的高建花是晚辈情项目组的组长,和张妈妈相识已经整整12年了。她一直称张妈妈为“老娘”,“我就是把她当自己的亲妈一样对待。”高建花一边看着个人QQ空间里数百张老人家和义工们的照片,一边回忆着张妈妈的点点滴滴。    

        “她一辈子节俭,看我包饺子没有把盆里的饺子馅连一小片韭菜叶都不剩地用干净,她就用手重重地打我,打得我疼疼的……”

        “每到春节,老娘都是跟义工们一起过,她虽然没有生过孩子,却儿女成群、子孙满堂,她对我们每一个人都像自己的孩子。我永远忘不了,她把自己不舍得吃的东西,偷偷地留给我……”   

        “老娘从93岁开始不能独立生活了,住在养老院里的她,心却始终飞在各个义工活动现场。有一次,我们用轮椅推着她去义工活动现场,回来老娘就不高兴了,问了半天才知道,她是不满意自己和义工们在一起的时间太少了……”   

        “老娘不论什么时候都不服老,每当有人劝她上了年纪尽量减少参加活动的次数,她总是反问‘难道我很老吗?’”   

        高建花哽咽了,说不下去了,眼泪夺眶而出。    

        晚辈情项目组从成立之初,就跟张妈妈在一起,原本义工们是每周六去看望她一次,想多照顾照顾年龄大又无儿无女的张妈妈,结果,反倒是张妈妈在每周六带着他们到处去做公益,直到2012年她住进养老院。在养老院的三年里,义工们每周都来看她,像70多岁的老义工张惠云、60多岁的老义工汲培荣,常常是倒两三遍公交车来给张妈妈送吃的送用的,长年累月,风雨无阻。

        义工们说,和张妈妈在一起,无论付出多少,总还是觉得老人家带给他们的更多。今年72岁的张惠云告诉记者,她曾是一个退休后不知道该怎样生活的人,“正是看了张妈妈的先进事迹,我于2006年加入了义工队伍,时至今日,在做义工这条道路上,我越走越有劲儿。正是在她的影响下,如今我也成长为金星级义工。可以说是张妈妈改变了我的人生。”   

        和张妈妈在一起时间最长的老义工高建花说,别看老人家是大学的副教授,但是和她在一起从不会觉得累,因为她从不说大道理,老百姓的平常话,从她嘴里说出来就觉得非常温暖。“张妈妈给予我们最宝贵的东西,就是她身上的那种无私奉献的精神。”高建花说,义工们都记住了她曾经说过的一句话:“一辈子做好事,做一辈子好人!”  

        大连市杰出青年志愿者、五星级义工李新,对张妈妈也是谈及落泪。“认识张妈妈,是从2002年加入慈善总会开始,每次去总会都会看到张妈妈数捐款箱里零钱的背影。”李新说:“让我终生难忘的是,2005年我徒步香港,老人家到出发现场送我,偷偷把100元钱塞到我的裤兜里,嘱咐我路上买点儿吃的。2006年,在我做慈善受到质疑的时候,张妈妈找到我,要我坚持走下去。”

 

        一次接受救助,她用半个多世纪奉献来偿还


  

▲看报纸是张妈妈每天必不可少的工作,她除了了解一些新闻外,更重要的是从中寻找需要帮助的人


  

▲在张妈妈家中没有一个像样的摆设,她哪舍得买,只想把钱用来帮别人

        听闻张贞慧老人去世的那一瞬间,熟识张贞慧的人真不敢相信,那样一个慈祥的老人,一个自己省吃俭用,却把所有钱都省下来捐款的老人,一个无论何时都满脸笑容的老人,一个签署了遗体捐赠协议,把自己捐了个干干净净的老人,就这样走了……

        张妈妈刚开始为什么要捐款?很多人都想知道,其实这是一个知恩图报的故事。1946年的一次受助让她用感恩之心奉献了半个多世纪。她的半个世纪,是回报社会的半个世纪,这种坚持已经不能再用难不难来形容了。

        张妈妈是个孤儿,1946年读大学期间身患肺结核病没钱医治。就在张妈妈已经不抱希望的时候,突然一笔治疗费用“从天而降”,奇迹般地解决了张妈妈治疗的全部费用。由于当时的战乱等原因,张妈妈没有机会弄清楚救命钱的由来,直到毕业后她来到大连才知道,原来是同学们申请的慈善基金救了她。

        自从得知了慈善基金救了自己一命后,张妈妈就开始了长达半个世纪的无私奉献。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用工资的一半支援抗美援朝前线;1966年邢台地震、1981年瓦房店特大洪水……每一次在祖国和人民需要的时候,张妈妈总会奉献自己的一份爱心。她说:“年轻时我身患肺结核病,是慈善机构救了我,1950年我只身来到大连,身无分文,就只有一个装行李的大箱子,党给了我工作,连棉衣都是国家发的,我应该多为社会做点贡献。”

        张妈妈说:“有人说我‘傻’,有人赞扬我‘高尚’,在我看来,不过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做自己该做的事。”张妈妈过着现代人无法想象的“落伍”生活,但她却将全部的爱心都用在了回报社会上面。“我老了,出不了多大力,能奉献的只有一份爱心。”     

        “捐款大户”简朴到寒酸的家让人难以相信

        某次,一位记者去张妈妈家采访,她正在吃早饭,手捧着一个破旧不堪的搪瓷碗,碗边和碗底掉了不少瓷。这搪瓷碗在记者的印象中,好像上世纪八十年代很多人都在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这种“文物”早就应当进博物馆了。张妈妈笑了笑说:“是个老碗,我用习惯了,也不知道现在别人都用什么样的,反正我觉得这碗挺好。这大概是我结婚时买的,能用就行。”

        在张妈妈的碗中,有一团黏糊糊的东西,记者好奇地问她吃的是什么。老人说,早上打了点苞米糊,放了个鸡蛋,还有前一天剩下的半个包子。这就是张妈妈的一顿早餐,包子还是邻居送来的。可能因为这一天的早饭吃的有点晚,中午张妈妈就没吃饭,午饭和晚饭合成了一顿。这顿饭只有一个菜,一个土豆、一个西红柿、一个茄子,放在锅里乱炖,再加上一小碗苞米糊。张妈妈说,她每顿饭都离不开蔬菜。而这简简单单的蔬菜,也几乎没花钱,这是她在菜市场里挑别人剩下的“扒堆菜”。

        当媒体报道张妈妈10年捐款10余万元时,谁能想到她吃的竟然是简单到寒酸的饭菜,用的是几十年没有换过的饭碗?而她的饭桌同样“寒酸”——上世纪80年代流行的“华丽板”,下边还缺少了柜门,这是邻居搬家不要的。而她坐的椅子弹簧“蹦”出老高。

        补丁摞补丁的衣服是张妈妈在家经常穿的衣服,这是很多人想不到的。记者见到张妈妈时,她就穿着一件深绿色的卫生衣。这件像“古董”一样的衣服,领口、袖口都破了,背后还有几块不同颜色的布打的补丁。见记者来了,张妈妈有些不好意思,忙去换了一件衣服。这件黑色的上衣,似乎是她出门时才穿的衣服,可记者依然发现,衣服的两个兜全部都是后补上的。

        在张妈妈家的客厅里,有一个上世纪50年代的抽屉柜子,旁边的地上还放着一个很旧的柳条包。张妈妈的床头,挂着两个上世纪流行的军用书包,书包上打满了补丁,不仔细看真看不出是书包。两个包都鼓鼓的,记者打开一看,里边装的是袜子,这些袜子全部都是打过无数补丁的,有的甚至是补丁摞补丁。可就是这样的袜子,张妈妈也不舍得扔。

        曾经有歌谣说“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可是在如今的社会中,哪里有人还会如张妈妈一般,穿着补丁摞补丁的衣服?这绝不是单纯的朴素和落伍,而是一位善良老人对物质生活最彻底的超越和解脱。

        她每月生活费不足200元,“生活挺累,但却快乐”

        当问及她自己也是三无老人,也需要别人照顾时,张妈妈说过的一句话让人记忆犹新“我自己有什么好想的?需要帮助的人还很多,这些我都想不过来呢。”很多人都不能理解张妈妈为什么这样做,因为大部分都做不到心中没有自己全是别人。她不仅生前捐工资、退休金,就连死后也把自己“捐个干净”。这样的老人,除了由衷的钦佩,我们还能说些什么?

        看报纸是张妈妈每天必不可少的工作,可她看报纸和别人不同,除了了解一些新闻之外,更重要的是从中寻找需要帮助的人。张妈妈说:“要是看到了哪里有灾难,我就赶紧去捐款;有需要帮助的学生,我就去希望工程;有需要帮助的困难家庭,我就去慈善总会……”

        从2003年已是84岁的张妈妈加入了义工组织,她以后的生活就跟慈善总会分不开了。她发现慈善总会有很多工作需要人去做。于是,一年365天,她几乎天天在慈善总会,最常做的事就是清点捐款。记者在张妈妈家里时,正好有慈善总会的工作人员打来电话说要张妈妈找一个荣誉证书。张妈妈在她的铁床下翻出一个落满灰尘的纸箱,里面全是荣誉证书,但找来找去还是没找到。她继续在床下“搜索”:一个皮包、一个塑料袋、一个纸袋、一个大箱子纷纷被挪了出来,里边全都装满了荣誉证书和捐款收据。

        除了生活必需的费用外,她没有任何娱乐,没有任何额外消费,钱全部都捐了出去。记者提出想看看她现在家里还有多少钱,张妈妈始终没有拿出来。只是不停地说:“我不缺钱,生活这不是挺好的吗。”

        有人粗略算过一笔账,张妈妈当年年收入1.2万元多点,每年捐款1万多元,也就是说,她每年的生活费只有2000多元,每月生活费不足200元。这样的生活水平,在大连连低保都够不上。接连两天的采访都是“老天帮忙”,因为天气不好,张妈妈才没出门。而记者第三次去张妈妈家时,她一大早就去慈善总会了。用她的话说:“这样的生活挺累,但却快乐。”

 

        她是“清贫中的最富有者”

        张贞慧1919年9月12日出生,生前是我校数学学院退休副教授。她2003年2月8日加入慈善义工组织,行善半世纪捐款20余万元,曾获得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的高度赞扬,她的慈善义举得到了社会各界高度赞誉,她的无私奉献精神为全市万余名义工树立了学习的榜样。2001年,她在市红十字会办理了遗体捐赠手续,签署了《遗体捐献志愿书》。她说:“我志愿在逝世之后,将遗体无偿捐赠给医学教育和科研事业,以血肉之躯回报社会和人民。”2006年大连市慈善总会做出了《关于开展向张贞慧同志学习的决定》。

         张贞慧老师无私奉献的精神:她从上世纪五十年代捐款以来,几十年来从未间断过,至今已累计为社会捐款20余万元。她还办好了捐献遗体的手续,准备把自己的一切全部奉献给社会。

        张贞慧老师荣辱分明的立场:她除了为社会公益和慈善事业捐款外,还积极参与义工活动。她经常参与社会性捐助和慈善救助、募捐等助困、助学活动,有人说她“傻”,但更多的人赞扬她“高尚”。她自己则认为,只是做了有利于社会,有利于他人的事,为社会奉献一份爱心。

        张贞慧老师先锋模范的行动:她1956年入党,并都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奉献着爱心。在职时,她爱岗敬业是“优秀的人民教师”,退休后她无私奉献是“义务工作终身成就金星奖”的“女杰”。

        张贞慧老师清贫高尚的品德:她生活很清贫,买菜是几角钱一堆的“扒堆菜”,用水如油,至今仍使用一台小电视。她爱人生前双目失明,她自己身患结肠癌,都需要钱,可她还是把有限的工资,在“苛刻”的生活中抠出来奉献社会,她品德高尚,是“清贫中的最富有者”。

 

       张贞慧慈善表  (不完全统计)

       张贞慧,95岁,辽宁师范大学数学学院退休副教授。她是大连市年龄最大的义工。1950年大学毕业后来到大连工作,1955年被评为大连市劳动模范,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51年

       抗美援朝打响后,张贞慧将自己工资的一半用来支援前线。  

       1966年

       邢台地震,为帮助灾区人民早日走出困境,她一次捐款2000元。

       1981年

       瓦房店的万家岭遭受特大洪水,张贞慧和丈夫又捐助1000元。  

       1991年

       为支援苏皖灾区,她一次捐款1700元。  

       1992年

       她为“希望工程”捐款1000元。  

       1996年8月到2004年1月,她8次为希望工程捐款5万多元,资助近百名贫困学生完成了学业。

       1998年秋季,为支援洪水灾区的人民,她在学校捐款3500元,随后又到民政局捐款5000元。  

       2003年12月,大连市开展“扶贫帮困送温暖”活动,她一次捐款5000元。

       2004年

       她听说要在老虎滩造义工林,立即拿出650元购买了1000株树苗。

       2004年慈善总会开展“防非后援”活动,她拿出1000元钱给奋战在第一线的医护人员买了一台电视机。

       2006年

       她给慈善总会一次性捐款5000元;给希望工程捐了8000元。

       2007年3月9日,大连遭遇风暴潮灾害后,在市各界青年抗灾救灾爱心大会上,她捐款10000元用于购买救灾物资。

 

(校党委宣传统战部  大连市慈善总会  大连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