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校友风采[返回]

“难忘母校,难忘恩师”——优秀校友史铁强采访纪实

作者:校友总会 发布时间:2011-04-29 09:26:33

“难忘母校,难忘恩师”

                                                             ——优秀校友史铁强采访纪实

        史铁强,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现任北京外国语大学俄语学院院长、教育部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俄语分委会副主任、中国俄语教学研究会副会长、全国俄语专业四、八级测试组组长、中俄友好协会理事、全国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考试俄语专家委员会主任。1954年11月生于辽宁省沈阳市。1977年考入辽宁师范学院外语系,1981年本科毕业。同年考入四川外语学院俄语系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1984年毕业并获得硕士学位。毕业后分配到中国人民警官大学外语系工作。1987年考入北京外国语学院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1990年毕业并同时获得博士学位。毕业后留校任教至今。其间于2002-2003年在中国驻俄罗斯大使馆教育处任一等秘书。曾获国际俄语教师协会颁发的“普希金奖”和俄罗斯外交部颁发的“友谊奖”。

         峥嵘岁月,执着前行

        作为国家恢复高考的第一届大学生,他们大都有着丰富而又曲折的人生经历。史铁强院长是1977年考入辽宁师范学院的。“因为当时的条件和时间的限制,高考前并没做太多的准备”史院长回忆到,“1977年10月,当从广播里听到了恢复高考的消息,那一刻的心情已经无法用语言来形容。恢复高考意味着梦寐以求的大学之门重新敞开了,但能否考取心里没底,毕竟此前所受的教育很不系统,何况大部分时间是在农村和县城度过的。但自己还是快速收集了数学、语文、物理、化学等理科教材,开始了复习。至于俄语,其实没花费很多时间,因为在这方面自信更大一些。就这样,经过一个多月的复习就上阵了。考试的结果是录取到辽宁师范学院外语系俄语专业,这是当年在辽宁省招生的唯一俄语专业。”

       1977年以前他一直坚持自学俄语,当问及他是如何度过人生最艰难的岁月时,史院长回答:“我一直相信知识永远都是有用的。”正是这份对知识的渴望,指引着他在峥嵘岁月里,执着前行,为梦想而战。

        师大岁月,铭记师恩

        那个年代无数人的命运被改写,知识就是力量的信念深深植根于每个人心底。谈及四年的辽师岁月,史院长道:“由于历史的原因,77级的学生大多不是直接来自学校,而是社会,而且大部分是从农村来的,有的是下乡青年,有的是回乡青年。我们班的同学,大部分都是这种情况,只有少数同学是中学老师。从年龄来看,最小的19岁,最大的24岁,我入学时已经23岁了。不论来自哪个阶层和处在哪个年龄,应该说都是爱学习、想学习的一群学生。当时一句流行的话语真实地反映了我们这一代人的心声:把四人帮耽误的时间夺回来。就在这样一个争分夺秒、你追我赶的氛围里,77级同学度过了紧张的四年生活。我个人也十分珍惜每分每秒,从来没有星期日和节假日。四年如一日的坚持,全凭的一种信念,那就是一定要学好专业,掌握本领,不辜负家人,不辜负时代,回报社会,回报国家。”

        直到现在史院长都一直从事着与俄语相关的文化研究,当提及师大岁月对他人生历程的重大意义时,史院长感慨道“学生时代成绩的取得,一方面有个人努力的因素,但更多的得益于老师的教导。我们77级的学生很幸运,遇到了一大批优秀的教师:张韵婕、张维华、仲跻祥、乔亨增,Анна Васильевна……好老师太多了,我无法一一列举。前面说的这些是给我们上主课的,还有一些老师我们经常去求教,如张廷臣老师等,但我本人没有听到他们的课。每位老师都有自己的风格,但他们共同的特点是都有流利地道的外语能力、渊博的知识和严谨的治学态度,这些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中教我们时间最长、给予我最多的是张韵婕老师。正是张老师的高水平、严要求为我们打下了坚实的外语基本功,使得我们在较短的时间里突破了口语和笔试的难关,进入了比较熟练运用俄语的自由王国。这里还要专门提到一个老师,那就是张韵婕老师的丈夫冯连驸老师。冯老师当时教俄罗斯文学,课时不多,照理和我们见面的机会不多。但是由于张老师的缘故,我们和冯老师有了很多的接触。他对全国俄语界比较了解,也乐于给我们以建议和帮助。我当时下决心毕业后报考研究生,就是在冯老师的指导下才做出的决定。可以说,冯老师在我选择人生道路时起了关键的作用。”

        持之以恒,铸就辉煌

        当代大学生常常被称为迷茫的一代,没有明确的人生目标,缺乏动力。通过对史院长的奋斗历程的采访,问及其成功的最重要因素时,史院长这样回答:“记得读大学的时候,听到过一种说法,成功须具备三要素——天赋、勤奋和健康。这三个因素里,我认为最重要的是勤奋,并且要持之以恒。努力一段时间比较容易,难的是几十年如一日。能够坚持下来的,一定会有收获。文革后期,我随父母下放到农村,由于家庭困难,一度从中学辍学回家务农”,这对于一个好学的青年是何等的打击?“在那段最艰苦的岁月里,对我来说,唯一的安慰和乐趣是学习。当时并没有想到有一天会进入大学读书,只是不想浪费青春,便四处搜寻俄语教科书,开始了自学。其实当时并无目标和信条,只觉得这样生活更充实一些,当然心里也幻想着有一天能够翻译俄文书籍。回想起来,当时的心情和习惯至今未变,时至今日,每天若不读些书、不写点东西,就觉得是一种浪费。身后留下一点有益的东西,则不枉此生。”

        寄语明天,拥抱希望

        在访谈的结尾,作为当今俄语界的权威,史院长谈及了外语专业学生应该如何学习语言的问题,他鼓励同学们做到以下几点:
        “我认为外语专业的大学生要在技能、知识、能力三个方面得到发展。技能指娴熟的外语运用能力,即我们常说的语言基本功,这是基础的基础。如果大学读完,尚不能流利自由地运用外语,不能算合格的毕业生。其次要有宽广的知识面,对于外国文学、文化、历史、地理等都要有很好的了解。要做到这一点没有别的途径,只有多读书。当年我在读书时,如果仅仅为了得到五分的成绩,我无须那样刻苦努力。我把大量的课余时间用来读书,且大多是老师没有要求的书。实践证明,阅读原文书籍是增长词汇、复习语法、扩充知识的最有效方法。大学生还需具备的,应该是研究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遗憾的是我较晚时候才认识到这一点。直到考取研究生,才认识到自己这方面的欠缺。当然,大学时期应以前两个能力为主,但同时应注意培养思考能力和研究能力,要有这方面的意识。”

        师大是孕育园丁的摇篮,谈及一名优秀教师所必备的条件,史院长认为“好教师应该是一个学者,具有广博的知识,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有一桶水;好教师应该是一个导演,特别是外语专业的教师要善于调动学生、引导学生,而非自己唱独角戏;好教师还应该是一个长者,关心爱护孩子,并成为他们的良师益友。”史院长说:“这不免让我想到了关于理想的问题,那时最大的愿望是当一名大学教师,这可能和长期未能实现的夙愿有关。我从小就立志上大学,却因文革的缘故未能实现,但内心深处始终把大学看作最神圣、最向往的地方,如果将来可以在这样的环境里工作,将是最大的幸福和满足。后来这个理想变成了现实,我至今都认为这是我人生的正确选择。”

        因为这份热爱,这份勤勉,才铸就了他今日的辉煌。任何成功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一定包含着常人无法想象的坚持与努力。在这个美好的时代里,在这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岁月里,大学生作为国民表率、民族栋梁,理应走在时代前列,不断向前辈们学习,持之以恒,勇往直前,才无愧于自己的青春岁月。

(记者:于程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