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校友风采[返回]

“中国海伦”周婷婷14年后再回大连

作者:校友总会 发布时间:2014-08-24 10:38:03

“中国海伦”周婷婷14年后再回大连

个自己快乐并能给别人带来快乐的人

         

周婷婷在接受记者采访

 

        18年前,在师大校园,一名来自南京的16岁少女周婷婷,成为全国媒体报道的焦点。大学四年,她获得了无数令人羡慕的荣誉。日前,离开大连14年的“中国海伦”周婷婷回到大连,她的出现勾起了很多当年从她身上获得过正能量的人的美好回忆。

 

        坎坷中起步超越同龄人

        周婷婷是个从小就双耳全聋的孩子,生活在静寂的无声世界里。但父亲周弘在“灾难”面前并没有低头,他发誓要用自己的爱为女儿打开有声世界的大门。在四处求医之后,周婷婷终于恢复了一点微弱的听力,后来逐渐学会了说话,并且逐渐战胜了自卑。用她自己的话说,听不见可以让自己精力更集中,不受外界干扰,甚至睡眠都很好。乐观聪明的周婷婷不仅与同龄孩子一起上普通小学,还连跳了两级完成小学课程,并以优异的成绩提前学完高中课程,16岁时被保送到我校教育系,成为中国第一个“聋人少年大学生”,也开启了她不平凡的人生之旅。

 

        校园里组成“联合舰队”

        来到了师大校园,周婷婷又遇到了另一位“同命相连”的同学——儿时便失明的王铮。这两个不幸的女孩没有被困难吓倒,从此便以“你用我眼看,我用你耳听”的特殊方式组成“海伦・凯勒号联合舰队”,开始了互帮互助的大学生活。

        在周婷婷的心中始终秉持着这样一个原则:需要尊重,但不需要怜悯。知道自己是聋人,但要把自己当成正常人。1997年2月 ,周婷婷被评为全国自强模范,在人民大会堂作了《我要做中国的海伦·凯勒》的精彩报告,受到时任江总书记泽民同志的亲切接见;

        1998年8月,由她和王峥主演的电影《不能没有你》开拍,第二年开始在国内上映,全国观众开始知道了中国也有个“海伦・凯勒”。 

 

        毕业离开母校留学美国 

        2000年大学毕业后,周婷婷花了一年时间准备托福考试,并得到了全球最著名的聋人综合大学——美国加劳德特大学的录取,开始深造特殊教育专业硕士。2004年,经过权衡,周婷婷选择波士顿大学攻读特殊教育专业博士学位。不过因为更喜欢社会实践,半年后她便离开了波士顿大学。

        “我大概读了半年多,就决定暂停学业去参加社会实践工作。”周婷婷告诉记者,从2006年开始,她先后在美国从事了4份工作。“我的最后一份工作是在加州政府做一个服务老年人、残疾人项目的宣传推广工作。工作的福利非常好,也非常稳定,并让我在旧金山定居,过着安居乐业的生活。”想扎根美国对于一个健全人来说都很不容易,而周婷婷却做到了,目前,她已经定居美国,用她的话来说就是“有房有车有满意的工作,早过了穷学生的时代了”。 

 

        自己快乐更要别人快乐 

        周婷婷去年在美国成立了国际赏识教育学会,并回国和爸爸一起推广赏识教育理念。因为她本人就是“赏识教育”的成功范例,希望能让更多的人在教育上找到回家的路。

        “我的成功经验就是面对所有不称心的事情,都用积极的心态去对待,这样无论什么人都会快乐无限。”她说,“如果我不是聋人,就不会促使爸爸发现赏识教育,就不会把我培养成大家眼中的残疾神童。”“所以,所有好的事情都是上天给我们的恩赐,而不好的事情则是上天给我们的考验,如果我们经受住了考验,那么收获的就是更大的恩赐。”

        赏识教育是周婷婷的父亲周弘先生在教育和培养她的过程中,发现和总结的一种教育方法。20多年来,已帮助很多家庭找到了教育的回家之路。“这件事情非常有意义,我觉得我的成功其实并非本身有什么过人之处,而是我有一个好的教育方法和教育环境,因此我希望自己能在中美两国之间搭建传播赏识文化的桥梁,让更多国人以及海外华侨也能从中受益。”周婷婷这样说着,她此次回到大连就是陪父亲跟大连家长阐释赏识教育理念,希望给更多人带来快乐,因为她说,内心的快乐才是真正的坚强。

 

        不喜欢“一眼就能望到未来”的生活,喜欢有变化,周婷婷的个性正如她的博文:“人生,就是这样,时而安静祥和,时而波动起伏。两样我都喜欢。只是,不能缺少的是,生活体验。最喜欢的生活方式,是每1-2年换一个城市甚至一个国家住住,感受不同的国家不同的人文风情不同的语言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