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校友风采[返回]

莫道桑榆晚 为霞尚满天——记校友张德维和他的四本书

作者:校友总会 发布时间:2015-12-22 10:45:12

       张德维,男,1952年生,辽宁省本溪市桓仁县人。1979年毕业于我校中文系,中学高级教师。当过中小学教师,曾任桓仁县教师进修学校师训部主任,桓仁县二中、重点高中业务副校长,桓仁县教育局普教股股长、督导室主任。系中国基础教育学会学术委员,中国文艺家俱乐部成员。著有《文言常识与古文直译》、《离骚新译》、《桓仁古碑文释译》、短篇小说《太空女孩》、《小青》、《因为爱》等。2000年被中国文艺家俱乐部授予“优秀新星诗人”称号。发表的学术论文有《也探八卦城》、《〈奉天通志〉中〈初建怀仁县碑记〉之勘正》等。2000年被国家收入《二十一世纪人才库》。
 
        从事了一辈子教育工作,把自己的经验总结出来,出版《文言常识与古文直译》(初中版、高中版)让更多的学生受益,在他看来,这是一份只有师者才能体会到的快乐;出版《桓仁古碑文释译》,赋予那些古老碑文以时代的语境和语感,在他看来,这是一个桓仁人对家乡的文化担当;穷经皓首、苦心孤诣,将自己多年研究《离骚》的心得编写成《离骚新译》,供两岸三地的读者品评,则既是对伟大诗人屈原的致敬,也完成了对中华文化的交流与传承。两年出书四本,共计60多万字,原桓仁满族自治县教育局中学高级教师张德维的退休生活充实而快乐。
        曾担任过桓仁二中业务校长的张德维,工作几经调转,但始终没离开过教育。他热爱教育、用心于教育,曾长期在教学一线从事语文教学工作。在教学实践中,张德维发现,文言文是初、高中语文“教与学”的一个难点。教师们教起来效率不高,学生们学起来效果不好,经常是教师教一篇,学生们就会一篇,教师不教,学生们就不会。由于文言文缺乏现实语境,学生们始终不能将课堂上所学到的文言知识融会贯通,举一反三,因此在中、高考中失分很多。
        如何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既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又能提高文言文学习的效果,是张德维一直思考的课题。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他逐渐摸索出了一条科学高效学习文言文的路径。他在教学中强调,学生要在多阅读、多掌握文言常用词、多掌握文言文与白话文的不同之处下手,进行文言文学习。围绕这一理论,配合独到的教学方法,张德维在教学实践中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很多学生都因此受益,考入了理想的大学。40年春华秋实,桓仁的莘莘学子们通过寒窗苦读,从大山深处走出来,闯出了自己的精彩世界,这里也饱含着张德维老师的辛勤汗水与智慧付出,看着满园桃李,英才天下,张德维感到无比的骄傲与自豪,深深体味到了作为一位师者的光荣与幸福。
       2012年11月,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的张德维,终于有时间对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进行总结和梳理。他结合新课改和中、高考改革的要求,并在女儿张晓茜的帮助下,2013年8月终于完成了《文言常识与古文直译》(初中版、高中版)的编写工作,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出版发行,完成了他多年来的一桩心愿。两本书凝聚了张德维40多年的教学经验,为学生和教师学教文言文提供了宝贵的参考与借鉴。该书共分两大部分,其中在文言常识部分张德维首次全部采用表格化的形式,将古今汉语不同的八个主要方面概括化、系统化,使其具有了工具书的实用性特点,方便学生系统掌握文言知识;在课本古文释译部分,则采用对号入座的直译方法,力争做到不漏一字一句,不回避疑难问题,通俗易懂。不仅如此,在书中作者还对现行教材和辅导书中值得商榷之处,进行了点评分析和富有见地的指正说明。两本书的出版,很快引起了桓仁乃至本溪教育界的热烈反响,其中《文言常识与古文直译》(初中版)被桓仁东山中学、西江中学、实验中学、五女山学校,选为校本教材使用,而《文言常识与古文直译》(高中版)还被市第一高级中学选为校本教材。在试用中,师生们普遍反响良好,市一中运用该书的成功案例还被国家收入了《自主学习与实施则略》一书,受到褒扬和肯定。
        桓仁虽然历史悠久,是高句丽的发祥地,清王朝的肇兴地,但设县治的历史却只有137年,给后人留下的古文献也并不多。由桓仁第一任知县章樾所写《初建怀仁县碑记》、《修大岭记》、《劝农四时乐歌》,以及唐聚五将军的《唐聚五抗日誓言》等重要历史文献愈发显得弥足珍贵。但这些重要的历史文献均以繁体字文言文的形式刻在石碑上,今天的人们读起来有很多困难。为了让更多人了解桓仁的历史和文化,张德维决心将这些桓仁宝贵的历史文献转化为人人看得懂、读着方便的简体字和白话文。今年5月,他与陈会敏合编的《桓仁古碑文释译》,由香港四季出版社出版,该书对桓仁重要的历史文献——《初建怀仁县碑记》、《修大岭记》、《劝农四时乐歌》、《唐聚五抗日誓词》进行了详细、通俗的解读。张德维的努力,赋予了这些重要历史文献以时代的语境和语感,让那段风起云涌的历史,生动地呈现在世人的面前。桓仁县委、县政府也十分重视该书的编辑工作,县委书记蒲信子还亲自为书作序,县教育局则成立了专门的编审委员会,一些基层学校的领导和语文教师也一同参与了对该书的编辑工作。
        现在,《桓仁古碑文释译》已被县实验小学的高年级学生选为免费的校本教材,成为孩子们了解家乡历史,感受家乡文化的最好读本。由于该书采用繁体和简体两种字体印刷,文白对照,还方便了香港和台湾地区读者的阅读,使之成为了便于内地与香港、台湾以及海外读者阅读交流的文化读本。同样,为纪念屈原逝世2292年,由张德维编著的《离骚新译》也是一本简繁两种字体兼备、三地读者皆宜的文化读本,他希望采用直译的方法和简繁两种字体,将深奥难懂的诗句通俗化、大众化,引领着更多的人走进《离骚》的境界,一起探究和感受诗人伟大浪漫的才情,以此向这位伟大的诗人致敬,为两岸三地的文化交流架起一座桥梁。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花甲之年的张德维,生命的旅程愈发精彩,前进的脚步愈发踌躇满志。对于张德维来说,岁月带走的只是生命的浮光,而一颗教书育人,以“文”化“人”的初心始终不改,永远难以割舍的是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对家乡的眷恋和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深深情结。
 
(本文来源:《本溪日报》,校友总会编辑整理,有删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