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在执项目[返回]

校友奖助学金(法学院)

作者:教育基金会 发布时间:2017-07-16 14:14:28

       校友奖助学金(法政学院)由辽宁师范大学原法学院2002级校友于2016年捐资6000元设立,用于奖励、资助辽宁师范大学法政学院(以下简称“学院”)学生。旨在激励学院在校本科学生全面发展,帮助贫困学生减轻经济负担,顺利完成学业。
       本项目按照捐赠协议约定,由执行方学院负责组织实施。学院结合本学院实际情况,经综合考虑并经辽宁省辽宁师范大学教育基金会(以下简称“基金会”)同意,制定本项目实施方案。
       一、项目设置
       本项目根据捐赠协议约定,设立奖学金和助学金两个子项目。
       二、项目实施
       学院现有政治学与行政学和法学2个本科专业。截至2025年9月,学院共有本科生444人,其中贫困学生98人,占比22.07%。特困生27人,占贫困生比例为27.55%。其中受到国家一等助学金资助的贫困生有27人,其中特困生为25人;受到国家二等助学金资助的贫困生为71人,特困生为2人;国家助学金覆盖比例为100%。
       综合学院专业数量和贫困生基本情况以及捐赠资金金额,奖助学金按各占50%比例分配使用,即奖学金和助学金金额均为3000元。
       (一)奖学金
       用于奖励在学院就读一年以上、符合申请条件、品学兼优的全日制在籍本科学生。
       1.奖励对象
       本年级各专业综合成绩1第一名。综合成绩1包括学习成绩和德育成绩(其中德育成绩占比10%)。
       2.奖励标准和名额
       (1)奖励标准:每人500元;
       (2)名额:6人。
       3.申请条件:
       (1)遵守宪法和法律,遵守学校规章制度,且未受学校及学院的纪律处分;
       (2)思想积极要求进步,热爱学校,诚实守信,行为文明,道德品质优良;
       (3)学习成绩优异,工作尽职尽责,积极参加学校及学院组织的各项活动;
       (4)如专业综合成绩1第一名放弃申请或因受处分等原因失去参评资格,可由专业综合成绩1第二名递补,以此类推;如专业综合成绩1前三名均未参评,则该年级该专业取消奖学金评选,剩余资金转为助学金使用。
       4.评选流程
       (1)学院应当以书面或文字形式,在评审工作开始前(不少于五个工作日)面向符合参评条件的学生发布评审通知。
       (2)参评学生在规定期限内,由本人向本年级辅导员提交《法政学院“校友奖助学金”申请表》(见附件2,以下简称《申请表》)。《申请表》主要介绍本人专业成绩、排名以及个人在校期间表现,内容包括本人思想、学习、学生干部任职以及等参与学校各部门志愿服务等活动情况,字数不超过500字。
       (3)本年级辅导员受理参评学生书面申请材料,并将申请材料提交学院本科生奖励和资助领导小组(见附件1,以下简称“领导小组”)进行评审;
       (4)领导小组对申请材料进行审核,并确定拟奖励对象名单,与评审过程材料(包括本人书面申请材料等)一起报基金会秘书处审批备案。
       5.公示
       (1)基金会秘书处对学院上报材料和名单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后,由基金会秘书处拟定公示材料,授权学院在学院范围内进行公示,公示期为5个工作日。
       (2)如对评审结果有异议,申诉人可在公示期内向学院或基金会提出申诉,学院和基金会将进行调查核实,调查结果及时向申诉人反馈。
       (3)公示结束后,无异议或调查结论不影响公示结果的,则按公示名单发放奖学金;有异议且调查结论影响公示结果的,基金会指导学院重新组织评审,评审结束后重新公示获奖学生名单。
       6.其他需要说明的事项
       (1)本项目奖学金与助学金不兼得;
       (2)如发现参评学生存在弄虚作假、违规违纪等行为,一经查实,取消其当年申请资格,追回已获得的奖学金,并按照辽宁师范大学相关规定处理。
       (二)助学金
       用于资助在学院就读一年以上,家庭贫困、品学兼优的全日制在籍本科学生。
       1.资助对象
       学校认定的特殊群体困难学生以及因突发自然灾害、本人或家庭成员罹患重大疾病、家庭成员变故等突发情况导致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
       在确定资助对象时,对孤儿、烈士子女、绝对贫困和低收入家庭学生优先予以资助,并向农村及贫困地区生源给予倾斜;对于因罹患重大疾病、自然灾害、人身意外伤害等突发情况导致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的学生,根据助学金资金情况予以适当资助。
       2.参评条件
       (1)遵守宪法和法律,遵守学校规章制度,且未受学校及学院的纪律处分;
       (2)思想积极要求进步,热爱学校,诚实守信,行为文明,道德品质优良;
       (3)为学院做出特殊贡献,造成良好社会影响的,可优先参评;
       (4)孤儿或残疾学生;
       (5)因突发自然灾害、本人或家庭成员罹患重大疾病、家庭成员变故等突发情况导致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
       3.资助标准与名额
       (1)资助标准:每人500元。
       (2)名额:6人。
       4.评审流程:
       (1)学院应当以书面或文字形式,在评审工作开始前(不少于五个工作日)面向符合参评条件的学生发布评审通知。
       (2)参评学生在规定期限内,由本人向本年级辅导员提交《申请表》。《申请表》要介绍本人家庭经济情况或申请资助理由以及个人在校期间表现,内容包括本人思想、学习、学生干部任职以及等参与学校各部门志愿服务等活动情况,字数不超过500字。
       (3)本年级辅导员受理学生书面申请,并将参评学生按照拟资助优先顺序汇总排序,与参评学生申请材料一起报领导小组进行评审;
       (4)领导小组对各年级辅导员提交的本年级参评学生汇总名单以及参评学生申请材料进行审核,确定拟资助对象并形成书面评审结果,与评审过程材料(包括本人书面申请材料等)一起报基金会秘书处审批备案。
      5.公示
       (1)基金会秘书处对学院上报材料和名单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后,由基金会秘书处拟定公示材料,授权学院在学院范围内进行公示,公示期为5个工作日。
       (2)如对评审结果有异议,申诉人可在公示期内向学院或基金会提出申诉,学院和基金会将进行调查核实,调查结果及时向申诉人反馈。
       (3)公示结束后,无异议或调查结论不影响公示结果的,则按公示名单发放奖学金;有异议且调查结论影响公示结果的,基金会指导学院重新组织评审,评审结束后重新公示获奖学生名单。
       6.其他需要说明的事项
       (1)遵照保护受助学生隐私的原则,助学金名单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公示;
       (2)如发现参评学生存在弄虚作假、违规违纪等行为,一经查实,取消其当年申请资格,追回已获得的助学金,并按照辽宁师范大学相关规定处理。
       三、结余资金的使用
       本项目结余资金,是指当年奖助学金发放完毕后仍有剩余的资金。
       结余资金结转至下一年度,全部用于发放助学金。
 
法政学院本科生奖励和资助领导小组成员名单
(结构性人选)
 
       组  长:学院党委书记
       副组长:学院党委副书记
       成  员:团委书记
                     专业教师代表一名
                     学生会学生干部代表三名
                     班级学生干部代表三名
                     学生代表三名
 
       学生会干部代表、班级学生干部代表、学生代表中要有权益维护与生活服务部负责人1人,并且要覆盖全部参评年级和专业;学生代表为非中共党员非学生干部的普通同学代表。